心身性皮肤病概述

文章来源:太原肤康中医皮肤病医院

   许立明 皮肤科医生 中国皮肤病研究学会会员


  毕业于太原中医学院,主修皮肤性病科专业。从事皮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近20年,曾在国内多家中医皮肤病医院深造,并担任皮肤学科带头人。

  医学特长:擅长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湿疹、痤疮、脱发及过敏性疾病等。在皮肤病诊疗上,擅长以中医治疗为主,融入现代先进技术综合治疗,能够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病症,查明病因,精确诊断,在此基础上针对治疗。

  科研成果:对痤疮和脱发研究深入,曾应邀参加历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并做《中西医三联理疗的临床应用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脱发的优势》专题报告,受到中国皮肤病研究学会的高度赞扬。

  学术成就:著有《临床牛皮癣治疗分析》、《痤疮临床诊疗及案例剖析》学术专著2部;在省级、太原级医学刊物上,发表皮肤科学术论文20余篇。

  荣誉奖项:凭借治疗痤疮的科学技术“中西医三联理疗”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生化三联综合疗法”获得“太原科技进步成果奖”;

  在皮肤科领域,诊疗经验丰富,善辨证论治,疗效显著,荣获“太原十佳皮肤科诊疗突出贡献奖”,“太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太原省皮肤病治疗杰出贡献奖”等荣誉奖项。

  行医理念:奉行“医者父母心,仁爱行天下”的行医理念,坚守自己的岗位,为患者实实在在行医治病,做好一名人民的好医生。
 
  心身性皮肤病研究概述
 
  ——田四阶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预防、治疗及转归等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类躯体疾病。皮肤科医生了解并重视疾病与心身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每一例患者进行心理因素的分析,并在防治工作中采用相应的措施,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国外一些学者对于心身性皮肤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逐渐引起皮肤科医生的重视。本文叙述的心身性皮肤病是泛指精神及心理因素与皮肤病及性病之间的关系,包括临床分类、基础研究及心理治疗与护理。
 
  1、 临床分类
 
  1.1表现为精神症状的皮肤病
 
  表现为精神症状的皮肤病是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如咬甲癖、拔毛癖、自身皮肤残毁以及疑病症等,前3种情况较易理解,而疑病症较为复杂。疑病症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神经性障碍患者对自身的健康情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疾病,但与实际健康情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常不能消除患者对自身健康固有的成见。当前较具代表性的、且较常见的是性病疑病症。性病疑病症有3种情况,第1 种是根本就没有性病而无端地怀疑自己患了性病;另一种情况是既往曾患性病,经治疗确已治疗,并未再感染上性病,但是患者唯恐所患性病而就诊,经医生解释后患者仍坚信自己患性病。第3 种情况是患者有自觉症状,但并非是性病症状,因曾被误诊为性病而进行疗,治疗后其原有症状并不能消除,因而坚信自己患的是性病,不断地四处求医而不能消除疑虑。此外,要注意性病疑病症和恐怖性神经症的强迫症鉴别,后者对性病极度害怕,并竭力回避自认为有可能感染性病的场所,从而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表现。
 
  性病疑病症的产生有患者本身心理素质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的问题。患者的性格往往比较内向、固执,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分关注。性病疑病症的产生还与患者对性病知识的缺乏,社会上对性病不恰当的舆论有关。有时医生对病情的解释起着关键作用,常常因为医生的一句不谨慎的话引发长期困扰患者的性病疑病症。性病疑病症的诊断首先要排除性病的存在,治疗也只有在作了充分检查的基础上再作心理治疗方能奏效。
 
  1.2精神及心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
 
  精神及心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即为典型的心身性皮肤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精神及心理因素起着主要作用。较初被提出的心身性皮肤病是神经性皮炎,以后随着研究深入,病种不断扩大,现在常被研究的除神经性皮炎外,尚有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湿疹、慢性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斑秃等多种皮肤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个性、情感、紧张、烦恼、忧虑等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银屑病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如何诱发和加重银屑病的机制已有较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紧张的生活事件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和系统,通过这些中介系统在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精神及心理因素在斑秃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主要作用,大多数患者随着特殊生活事件的平稳,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善,毛发开始生长。
 
  2、 皮肤病及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皮肤病及性病患者可能引起的心理问题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所患疾病缺乏了解而引起恐惧心理;(2)所患疾病对美观影响而产生自卑心理;(3)得了性病而产生自责心理。
 
  2.1对所患疾病缺乏了解而引发恐惧心理
 
  由于多数患者缺乏有关皮肤病的知识,也由于有些皮肤病的症状较为特殊,或由于民间流传,或媒体误导,致使某些皮肤病患者产生恐惧心理。例如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常伴有较剧烈的疼痛,常促使患者怀疑患了某种严重疾病。额部带状疱疹的患者怀疑自己患了脑瘤,前胸部带状疱疹的患者怀疑自己患了严重的心脏病或恶性肿瘤。一些新闻报道或广告常将银屑病描绘成“不治之症”,所以人们常对银屑病产生恐惧心理。不少银屑病患者来信叙述他们患病后的恐惧心理, 有些患者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以上情况,只要医生给予耐心、详细的解释,使患者获得有关皮肤病知识,其恐惧心理一般均能消除。
 
  2.2 因所患皮肤病影响美观而产生自卑心理
 
  皮肤上的疾患容易影响外观。银屑病患者产生自卑心理的较多,有的相当严重,他们多羞于提及患此病,深怕被别人知道而受歧视,有的甚至在家庭生活中也感到受压抑。对于因皮肤病而产生自卑心理的患者应给予心理疏导,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并应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支持。
 
  2.3 患皮肤性病而产生自责心理
 
  皮肤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多种多样,一些患者偶尔失足患皮肤性病后,懊悔莫及,产生严重的自责心理。这些患者大多性格内向、拘谨,传统观念比较强,对家庭有较强的责任心。得了皮肤性病之后感到无地自容,愧对亲人,从此精神萎靡不振,情绪消沉。对于这些患者除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外,还应取得家属的谅解,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以利消除自责心理。
 
  3、心身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
 
  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皮肤病很多,但目前仅仅是从临床现象和发病过程来分析。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以至引起系统紊乱,从而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自身性皮肤病。SLE 虽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也是自身性心身疾病。已有一些学者发现大多数SLE 患者在幼年时期有明显的情绪低落,或在发病前有明显的人际关系危机,其发病与情绪刺激有关,这些临床表现说明了应激与SLE 的发病及病情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Faber教授在1986年就提出了银屑病的发病与神经和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随后又进行了12年的基础研究。2000年Pincclli等采用组化的方法证实,银屑病皮损中神经生长因子(NCF)的活性高于非皮损和正常人皮肤。我们在银屑病属于心身疾病的机制方面也进行了10 余年的探索,特别是采用规范化负荷条件下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检测分析,发现银屑病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经过心理治疗,特别是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后,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均有明显改善。此外,我们应用放射法测定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中神经蛋白,并进行淋巴的转化试验,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组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含量的神经蛋白,并抑制正常小鼠的淋巴转化。我们采用冰冻切片的组化方法发现银屑病皮
 
  损处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均为高表达。我们以组化方法进行检测,发现银屑病皮损处缺乏发挥应激作用的热休克蛋白。上述这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P银屑病患者从全身到皮损局部均存在心身疾病发生的物质基础,银屑病是典型的心身性皮肤病。
 
  4、皮肤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
 
  心理治疗是指用医学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医务人员的言语(包括语义和语音)、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影响、或是通过相应的仪器及环境来改变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性格、态度及行为,使患者增强信心,消除紧张,达到促进患者的代偿、调节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1心理治疗的形式分类
 
  4.1.1 个别心理治疗  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进行单独交谈形式的心理谈话,这是基本的、针对性较强的、也是我们在日常医疗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式。在门诊工作中,医生的语言和态度对患者的情绪是很有影响的,医生主动请患者坐下,耐心听取患者叙述病情,这首先就拉近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然后耐心帮助患者分析病情,进行正确诊断;在作出诊断后,一定要解除患者对所患皮肤病的误解,在治疗上给予正确引导,尤其是银屑病和白癜风,千万不要在确诊之后给患者心理增加更大的压力。
 
  4.1.2 集体心理治疗  是指同时治疗对象在两名以上,医护人员谈话的内容应该抓住患者存在的共同问题,例如组织同类患者进行座谈会,医患间交谈共同认识的问题。我们已召开过多次银屑病患者座谈会,共同讨论患者较关心的问题,如银屑病能否治疗?如何预防等问题?通过医患间的座谈讨论,获得共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1.3家庭心理治疗主要指家庭中的心理治疗环境,也就是家庭成员及生活环境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为此要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必要的相关疾病知识和心理治疗重要性的教育。例如对于银屑病患者的家属,特别是对配偶要讲明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病,无传染性,一般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若家庭能给予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和护理环境,此病是可以治疗的。很多事实证明有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银屑病的疗效可明显提高。因此,家庭的支持和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
 
  4.1.3 社会心理治疗  患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他必须与社会的其他成员之间有关联,要劝导他们正视现实,分析事件,正确处理矛盾,培养出良好的适应社会的心态。同时也要动员全社会对患者给予爱护和关怀,不要歧视和排斥他们,使患者有一个愉快的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他们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
 
  4.2 心理治疗的内容分类
 
  4.2.1  说理治疗即采用心理分析,进行心理谈话,启发患者把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心理矛盾转变为有意识的东西,把全部想法、经历和发病的真实经过都自由地表达出来。然后医生帮助患者进行分析、疏导和指导,使患者真正解决心理负担和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果皮肤病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燥狂等精神症状,则需要专业性的心理谈话和治疗。
 
  4.2.2  行为治疗   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医学技术,例如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均属于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创始于20 世纪60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的一些大医院已把生物反馈治疗列为一种常规疗法。近10 余年来我们采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银屑病、慢性荨麻疹、日光性皮炎等心身性皮肤病,获得良好的效果。它的确切作用机制不清楚。我们采用规范化负荷条件下心率变异性分析法已证实了患者在生物反馈训练时副交感神经的张力有明显的提高,治疗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好转,此外,经生物反馈治疗后功能也有改善。因此,生物反馈的治疗机制可能从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系统来调节全身状态,促使疾病治疗。
 
  4.3 皮肤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在护理全过程中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护理环境,排除和避免一切消极的干扰因素,帮助患者纠正与改变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与行为,促使患者心身治疗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与技术。心理护理是新医学模式中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皮肤病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根据不同病情和患者的不同家庭背景可能产生的不同心理活动,及时掌握和进行疏导,这对巩固和提高心理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明钢,黄新霞,李志武。  银屑病患者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03)

  [2] 商永明,李金香,杨兰芳。  白癜风患者的健康教育[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07)

  [3] 姚尚萍,刘红霞,韩晓冰。  心理治疗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 新疆中医药。 2007(03)

  [4] 攸俊琪。  心理干预对银屑病病人病情转归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07(24)

  [5] 李习梅,张新华。  心身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治疗[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01)

  [6] McKenna S.P.,Lebwohl M.,Kahler K.N.,惠海英。  制定美国的PSORIQoL:银屑病特异性生活质量测量标准[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09)

  [7] 张喆。  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01)

  [8] 杨改娥。  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减少银屑病的[J]. 实用医技杂志。 2004(13)

  [9] 张春敏,徐兰。  社会心理因素对银屑病影响的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2(02)

 

特色诊疗

更多>>中医名家

  • 李正彬

    太原肤康中医皮肤病医院学科带头人 肤康中国皮肤病科…[详情]

  • 田艳伟

    ★ 太原肤康中医皮肤病医院学科带头人 ★ 肤康中国皮…[详情]

更多>>治疗病例

网上挂号 优先就诊在线咨询预约

肤康起源于明末时期,经过百余年传承,已经发展为全国知名连锁品牌——肤康中国!赖百姓口碑和支持,已在12省市开设有肤康皮肤病诊疗品牌专科医院,太原肤康医院承担着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皮肤病科研、临床、教学、预防、治疗等重大医疗任务。医院开设常见皮肤病、季节高发皮肤病、疑难皮肤病、北京医生特需等6大门诊。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太原肤康作为中医传承者,以此为基础,努力打造中西医结合治皮肤病。